昨天上午在街上闲逛的时候,路过一个摆摊的,一张桌子,摆了几张白纸和几支笔,边上放着一些玩具。旁边立块牌子:“挑战一口气从1写到600不出错,即可领取奖品”,当时我觉得没什么意思,在对面看会手机然后就走了。
结果晚上就做了个噩梦,梦见自己不知道是死了还是怎么的,在一个很奇怪的地方,被惩罚用纸和笔从数字1开始往后写,写到多少不记得了,但肯定是个天文数字,几辈子都写不完,于是我立马被吓醒,坐在床上直冒冷汗。
今天早上起来想来想去,不仅不觉得害怕,倒是搞笑了起来。活了快20年,第一次发现自己其实只不过是一堆数字:

  • 在国家和时代眼里,我是4401122xxxxxxxxxxx(身份证号);
  • 在亲戚和朋友眼里,我是158188xxxxx(手机号),是3316xxxxxx(QQ号),是LXXXXXXXXXXXXX(微信号);
  • 在各个阶段同学眼里,我是xxx14,xxx41,0112121123,2205044141,………(都是学号);
  • 在高考那段时间,我是011212xx38(高考考号);
  • ……

总而言之,越思考越会发现,在这个时代,活生生的人,在外界看来其实只不过是一串串数字。很多时候一个人记住你,并不是记住“你”,而是记住了你身上的某个数字特征。比如说一个人很高,那么别人会记住他“1.9”,而不是“张三”;另一种情况如上所述,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来说,你跟他们仅仅能通过一串数字来产生联系。
从这当中引出的一个问题是,一个人的名字就会显得可有可无。一天我妈回来,跟我说“我刚刚在街上遇到了你同学,叫啥来着?就是高考600分那个,差不多有一米八的”。我当然知道是谁,那个同学本来有个很有意思的名字,只可惜到了我妈脑子里就变成了600和1.8。这说明了一个事实,名字只对于一个人自己来说有意义,而至于别人怎么记住他、怎么称呼他,和他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贾平凹在一篇散文(还是小说?忘了)里写道,有一个村子,里面的人的本名只会出现两次,一次是出生,一次是死亡。现在的时代也是这样,别人才不管你叫什么,在绝大多数时候你的名字的意义,还不如一串数字,比如身份证号、手机号什么的。听起来是不是很荒唐?
我们都知道,这是一个很卷的时代,大家都在拼命努力,朝6晚9——初中生为了更好的成绩;高中生为了高考一个更高的分数;大学生为了更高的绩点;成年人为了更高的收入;老年人为了更长的寿命……忙忙碌碌,无休无止。奋斗的目标,似乎只是一个类似于游戏里更高的“分数”。
在我的学生时期,从某个阶段开始,出现了一种叫“德育量化考核”的东西,它通过一些标准来给学生加分减分,以此来评价一个学生的素养情况。这样的制度固然有其众多好处,但我始终认为这简直荒唐至极,竟然能把“德育”这样主观(毕竟每个人对于德育的标准不一样)、抽象、生动的事物,用数字这样客观、具体、冰冷的东西来表示。“这是个荒诞的世界”,确实不错。
我们是如此希望把世间的一切都用数字来表示,或许能说明两个事实:

  1. 人们喜欢具体,讨厌抽象,所以总是尽可能的把事物化为最具体的数字来表示;
  2. 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下,用数字来表示一个东西的好坏、等级、身份无疑是高效的、便捷的。比如你让老师评价一个学生怎么样,要放在以前,他会和你娓娓道来,用一些优雅生动的语句来形容学生,“很有潜力”、“胸怀大志”之类的;但现在,老师也许只会拿出一本考核手册,告诉你学生的成绩,还有什么德育分、综测分这些东西。

从历史的必然性来看,这样的数字化自然是没有问题的,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。但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本身具有的抽象的美,抽象的意义,和其与生俱来的抽象的内涵。一个人的素养,成就和幸福感这样的东西永远是数字代替不了的。不能说德育分5分的人比10分的人差,不能说收入3000的人比收入10000的人过的不幸福,不能说活了70岁的人比活了100岁的人惨……很多时候,数字的意义,本身就没有意义——因为他只是一个数字。
当然另一个原因是,社会需要把人分成明确的三六九等,最容易的方法也无非就是给人打一个具体的分数。从宏观来看,这是正确的;但当放眼每个人,就不那么准了,甚至会有很大的偏差(这是很常见的),就比如有能力的人拿的工资永远比一些废物领导低一样。
好像生活在海里的鱼,没有资格抱怨水是咸的一样,我很清楚自己没有资格抱怨生活在一个数字时代(现在真的是是个数字都能卷)。可是当幸福的标准被量化,当道德的标准被量化,当身边的一切都被量化,当人们被贴上更多数字的标签,我们所追求的幸福,真的还幸福吗;所追求的道德,还正确吗;所追求的未来,还可期吗?
我活在世界上,本身不是一串数字,也不会被数字定义,更不会为了数字而拼命,我就是我,努力寻找数字之外的风景。